【资产配置】个人理财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个人理财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目前大多数投资者认为投资业绩的好坏来源于自己购买的投资标的,有些人甚至长期以来一直在市场中打听传说中的神马消息。整日辛勤劳作后,再回首看到的却是七彩浮云。
选对个股,或者某个理财产品的确能为投资者带来好的投资收益,但更大的收益来源于好的资产配置。
先来看看如下假设:
2007年,股市一片大好,一举冲到6124点,大多数投资者蜂拥入市,“10000点”也已经成为某些机构和投资者期望的目标,但直到2010年底,股市仍在2800点左右徘徊。但如果那时,你投资的不是股票,而是房产或是黄金的话,到2010年底,你的梦中英雄已经出现。
2008年,股票基金折戟沉沙,但如果当年投资者持有的是债券基金,那么到年底一定可以笑傲股市。2009年如果聪明的你又能将债券基金换成指数基金,那么这两年你的基金投资收益会超过华夏大盘的王亚伟。
2010年无论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业绩均产生了大幅分化,全年业绩从正30-40%到负30%-40%,但如果这一年你配置的不是股票和基金,而买入白银,那全年你的收益会有50%。
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投资者精准的把握上述配置,但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你的大类资产配置正确了,你不用在花心思去考虑买那只债券基金,买哪只指数基金,或那块房产,哪个黄金产品。诚然,不同品种之间的收益也会差别很大,但比起它们整体的表现,其效用便会减少。
根据一项针对美国82只退休基金,投资总额超过千亿美元的10年投资绩效调查发现,决定基金长期投资绩效的关键不是投资标的与进场时机的选择,真正左右投资成败得关键,高达91.5%的基金经理认为是“资产配置”。
对于一般投资者,不能要求自己像上述设想中做的一样,但你可以理性的配置你的各项投资资产,虽然减少了集中某一类资产可能带来的超额回报,但也减少了某一类资产大幅下跌造成的损失,而在长期的收益中,避免下行风险的作用要远大于把握上行的回报。
一、不同投资标的的资产配置
简单来说,若我们将资产平均分别投资于以下五类: 股票、债券、其他投资(贵金属,基金等)、房产和现金。
表1
资产 | 比例 | 预期回报率 | 实际回报率 |
股票 | 20% | 30% | 6.00% |
债券 | 20% | 4% | 0.80% |
其他投资 | 20% | 20% | 4.00% |
房地产 | 20% | 10% | 2.00% |
现金 | 20% | 2.50% | 0.50% |
13.30% |
表2:
资产 | 比例 | 预期回报率 | 实际回报率 |
股票 | 20% | -30% | -6.00% |
债券 | 20% | 4% | 0.80% |
其他投资 | 20% | -20% | -4.00% |
房地产 | 20% | 10% | 2.00% |
现金 | 20% | 2.50% | 0.50% |
-6.70% |
上表可以看出尽管在表1中我们的总收益不如全部投资于股票,但若出现表2股票资产大幅下跌的情况,我们的损失却大大小于股票的跌幅。
二、不同风险属性的资产配置
原则上,投资的报酬率和投资标的的风险属性正相关。我们按照回报率的高低,将投资工具分为4个层级(见下图),越是在金字塔的顶端,回报率越高,当然你必须承受的风险也越高。在投资的时候,我们绝不可以只看回报率的高低,一定要评估一下,这些投资工具一旦发生下跌风险时,自己能不能够承受的起。
评估自身风险属性的条件包括:年龄、净资产、生涯规划、性别等。如年龄小、负担轻、风险承受能力较强,适合积极一些的投资,而上有老人,下有子女的三明治族,适合稳健型的规划。
另外也依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区别,如果你是个比较保守的投资人,那么尽量将资金集中在金子塔底部的投资产品中。风险承受能力强一些的投资者可以多一些比例投资金字塔上面一些的产品。
三、资产配置三大步骤
对于个人来说,如何进行资产配置,首先要考虑我们目前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的人生阶段,面对的理财目标与资金多少都不同。有些理财的目标不应该承受太大的风险,譬如教育基金与退休养老基金。至于购房计划与娱乐旅游计划,就可以承受一些风险。
通常而言,可以将手头上的资金,长期而持续地分别投资到不同的资产类别上去,而具体工具的搭配比例则可以根据个人风险承受度和生命周期的不同,调整配置的比例。这即是资产配置的意义。
具体可按如下步骤操作:
1、按照投资者风险属性和规划需求,设定资产类别。
年纪较轻、家庭负担较少、资产较多、对投资有一定的经验累积的人,能够承担较多风险;反之,态度就要比较保守。
2、决定每一个资产类别的投资比例
根据自身风险承受度由低到高分别从金字塔由下而上选择对应的投资标的,配置不同的投资比例,就如同你安排一个足球队整容那样。比如433、532、442、4312、32221等。
3、定时检查绩效并调整内容
能否创造轻松无忧的物质生活,很大程度取决于个人对于资产配置的认知,以及对生活的期望。但是长期投资并不意味着不可变动,一旦投下本金就等于稳赚不赔的观念并不正确,只有根据人生不同阶段的理财规划,不同的市场环境,来不断检视和调整自己的资产组合。
另一个较好的配置资产的方法是100-N,也就是当你设定资产比重的时候,用100减去自己的年龄来计算自己风险性的投资比例。例如你现在32岁,100-32=68,那么你不妨将68%的资产配置到较为积极地投资组合,另外35%的则相对保守一点,配置在稳健的工具中,长期坚持下来,你一定有机会获得不错的回报。